2014-08-16 阅读次数:
原海鸥镜头厂厂长沈秋福告诉记者,2001年海鸥集团曾将镜头、光学、装配等优质资产注入海鸥数码影像股份公司,并引入台资等股份,以期待能够东山再起。可当时基本沦为给台商做代工的角色,并未引进先进的数码影像技术,产品没有竞争力,结果可想而知。
2004年,海鸥相机整机正式停产,生产销售数字定格在2066万台。
民企入股接手“烫手山芋”
随后几年里,“海鸥”更是江河日下,企业员工不断分流下岗。为了维持企业运转,开始为台资企业代工,每台相机组装利润仅为5元!说起这段历史,老海鸥人内心充满心酸。
2009年,一股新风吹来,民资进入控股海鸥。投资人即现在的董事长安国军,是个“相机控”,其入股海鸥的魄力不可谓不大。“身边的朋友曾说我肯定是疯了”,这是一个不可碰触的“烫手山芋”。“放眼当今的相机市场,除了尼康、佳能等国外品牌几家独大,整个中国相机品牌集体湮没,有时候真的很失落。”
入股后的安国军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当时企业还有1300多名在册职工,基本都在待业,但仍需要解决养老、社保等问题,每年要投入大笔现金,而且由于当时改制不彻底,致使海鸥公司大部分资产不能抵押、处置。更要命的是,企业虽然仍为日资等企业生产一些零部件,但200多位在岗员工,每月产值大约200万,每月纯支出就要200万,企业越产越亏。为了求生存,安国军曾带领企业相关人员多方寻找市场;但因海鸥公司设备落后,员工的技能也已离市场太远,一直没有适合的产品。
“真没想到困难会这么大”,安国军一度动摇。但市国资委这时真正意识到,如果要想让“海鸥”真正复活,必须卸掉历史包袱。在市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支持下,对海鸥人员进行妥善安置,转移到其他大集团托管,同时在处理海鸥股份公司的同时,成立新的上海海鸥数码照相机有限公司,民营资本占绝对大头。“如此才能真正让企业甩开膀子,一分投入一分收获”,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吸引民营经济进来,就是要改变现有的体制,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决策力、执行力的优势,激活企业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