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30 阅读次数:
为了证明学习即是模仿,班杜拉运用波波玩偶,观察几组儿童在观看暴力行为之后的反应,模特会将波波玩偶按倒袭击,甚至用锤子敲打它的头部,还不停的运用语言攻击,最后发现孩子会在成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模仿看到的暴力行为,而且男孩比女孩的攻击行为更强,下面就跟着男人屋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班杜拉模仿实验是什么?
由于儿童很少有社会反应,所以班杜拉选择他们来做这个实验,为了证明学习即是模仿,班杜拉运用这一实验,观察几组儿童在观看暴力行为之后的反应,特地从斯坦福幼儿园挑选了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年龄在3-6岁之间,被分成了8组。
班杜拉模仿实验的过程
孩子们被带到了一个游戏室,在那里模特会分组展示不同的动作,在非攻击性一组中,模特会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但是攻击性一组中,模特会持续的攻击游戏室里的波波玩偶。
模特会将波波玩偶按倒在地,猛烈的袭击它的鼻子,甚至用锤子敲打它的头部,除了行为上的攻击,模特还不停的运用语言攻击,在10分钟过后,所有的孩子们都被带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间房子里有一些“非攻击性物品”,比如蜡笔,纸张,也有“攻击性物品”锤子,剪刀等,当然也是少不了波波玩偶的。
在这之后,孩子们随意的玩了20分钟,班杜拉就躲在镜子后面观察,果然被班杜拉料到,没有成人在场时,攻击性组的小孩会模仿他们所看到的行为,而男孩比女孩的攻击力更强,也更加频繁。但是非攻击组的孩子的攻击行为就明显低很多。
班杜拉模仿实验的结论
班杜拉在实验开始时,其实就曾预言过四大实验结果,而最终的结论果然不出他所料,证实了他预言的其中三个。
1. 成人模特不在场时,观察攻击行为的孩子们会模仿他们所看到的。
2. 非暴力一组的孩子无论什么性别,都会比暴力组孩子的攻击行为更弱一些。
3. 无论模特的性别是同性还是异性,孩子的性别上的差异很明显,男孩比女孩攻击行为更强。
关于波波玩偶实验的质疑
和大多数科学理论一样,刚出世时总不会都是赞美的声音,有不少人质疑过班杜拉:
1. 选择的学生都来自同一学校,有相同的民族和学习背景,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不能将实验结果广泛运用。
2. 儿童的某些捶打行为可能并不是暴力,而是在抚慰洋娃娃。
3. 甚至有人说这种实验是不道德的,他只是在教小孩子怎么使用暴力。
双缝实验有两种结果,一是电子是不想当的运动,最终会产生两道痕迹,但假如电子是波形态在运动,最终会是多道痕迹,奇怪的是当科学家深入研究时,粒子突然不干涉了呈现两道痕迹,这就意味着观察决定事情发生,所以很多人认为可能是错的,但是在量子科学中双
桑代克饿猫迷笼实验主要就是将一只饿猫关入迷笼中看它如何获取食物,通过观察猫的行为模式,得出了动物会在每次尝试中,构建一种刺激-反应联系,当它们成功时,就会记下这些刺激-反应,那些不正确的会慢慢被排除掉,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是不断的形成刺激-反应
MKUltra计划主要指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专门统筹的,主要用来控制人类思想的计划,最开始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后来在1953年被正式认可。不过这个计划是被美国人矢口否认的,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事实。 美国MKUltra计划 MKUltra计划和世界十大恐怖实验之类
量子自杀是指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实验,最先是由汉斯莫拉维克和布鲁诺马查尔在1980年提出的,由薛定谔的猫实验延伸而来,如果多世界的理论正确,那么不论重复几次实验,实验者都会在另一个世界死亡或者永生,就像平行世界的概念一样,男人屋带大家一起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