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阅读次数:
“忍受苦难”=“奴隶”?!
中国海外移民史同样是世界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而笔者以为:孔飞力关于工业化浪潮下“帝国主义”时代中国海外移民问题的全面论述,正是基于“全球视野”,其深度与广度,较之以往研究,无疑有着很大的进步,非常值得中国学者思考与借鉴。近代工业化革命促生了英国这样前所未有的殖民帝国,而殖民帝国的产生与发展,同时引发了传统殖民体制与中国海外移民模式的改变。其中,鸦片贸易对中国海外移民史的影响十分强烈。“鸦片贸易的后果改变了中国向外移民的客观环境,并且重构了海外华人社会。随着欧洲列强进入亚洲,争夺市场、原料和劳动力,旧有殖民体制下形成的华人移民社会也在与之竞争中发生着变化。此时,在中国南方,由于外敌入侵而引发的社会动乱,则似乎为国际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104页)这就是所谓“苦力贸易”,或称“契约劳工”出现的世界历史大背景。
苦力贸易是中国海外移民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而这恰恰发生在中国“门户开放”之后。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中国海外移民的境遇,同外在的所谓“闭关”或“开放”的政策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海禁政策”的终结,以及“门户开放”的实施,对广大海外移民而言,并非福音,而是带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五口通商”之后,华人出海的禁令被最终打破,但是,清朝保护海外移民法律的缺失,从而让西方殖民者获得了疯狂攫取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机会。孔飞力对鸦片战争恶劣影响的评述,让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正直学者的道德良知与思想深度。“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向外移民具有双重影响。其一,西方人根据条约占有五大通商口岸之后(实际上开放的港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条约的相关规定——原注),为其招募数以百万计的华工并将其运送出国,构建了合法的法律框架,并且在西方军事强权的护卫下长期延续。其二,这场战争以及鸦片贸易严重扰乱了中国沿海省份的社会秩序。成千上万人生活无着,陷于贫困,他们为求生存而不得不铤而走险(包括向外移民——原注)。因此,‘中国门户开放’不仅催生了雇佣劳工的机制,而且从社会上、经济上斩断了那些劳工的根基。”(107页)根据笔者的理解,这里所谓的“根基”,包含了这些劳工摆脱被奴役身份并回归故土的可能性。
令人感慨的是,海外移民史上这种“准奴隶制”的苦力贸易,却是发生在工业化浪潮席卷世界,资本主义日益发展以及全球范围“废奴运动”之后,这就具有了特别的讽刺意味。英国一方面作为“废奴运动”急先锋,积极通过若干废奴法案,另一方面却又是“苦力贸易”的主要推手与最大受益者。而这种“准奴隶制”的苦力贸易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初(朱杰勤先生则认为这种契约劳工制度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中期。《东南亚华侨史》113页)。孔飞力显然并不愿意将学术研究直接转化为政治法理批判,而是相当委婉地说是“某种形式的心理背离”。爱尔兰历史学家约翰·凯尔斯·英格拉姆曾经明确判定“契约劳工”制是“一种合法化的奴隶贸易”,而孔飞力则更为含蓄而辛辣地补充道:“英格拉姆敏感地意识到契约制是以伪装出现的奴隶制,但是,显然不了解该制度如何被广泛地运用于大英帝国。”(112页)这里所谓“大英帝国”,显然更多地指这个“日不落帝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