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男人屋> 近代史>正文

毛泽东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毛泽东晚年的故事

2017-02-16 阅读次数:

毛泽东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毛泽东晚年的故事

  毛泽东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毛泽东晚年的故事

  本文作者曾在毛主席身边担任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中,他目睹了毛主席在工作、读书等不同的时候,引证和吟诵中国的古典诗词。这些不同的场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么毛泽东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一些毛泽东晚年的故事,我们特请徐中远先生撰写了这篇回忆文章,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研究者提供一段真实的资料。

 

  谈到毛泽东晚年读的中国古典诗、词、曲、赋,就需要说一说毛泽东在疾病缠身的最后的岁月里还一遍一遍吟诵《枯树赋》的往事。

 

  《枯树赋》原文: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心情悲凉送战友

 

  事情是这样的:1976年1月8日,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逝世。周总理是毛主席最忠诚的战友,与毛主席一起并肩战斗了近半个世纪。毛主席得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心里万分悲痛。那些天里,他老人家饭不想吃,觉不想睡,常常一个人独自坐在沙发上流眼泪。

 

  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总理追悼大会的头一天,他在审阅总理悼词的时候,两只眼里不停地流泪。第二天下午两点多钟,总理追悼大会快要开始的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老人家的内心里是很想去出席总理追悼大会,向老战友送别。可是,当时他老人家两条腿肿得不能站立,两只脚肿得像发面馒头似的,鞋子都穿不进去。

 

  此时此刻,他难过的心情,身边的工作人员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才好。只好看着他坐在沙发上泪水泉涌,眼泪浸湿了他的衣衫。那些天里,他一直强忍着,我们也无法知道眼泪往肚里流了多少。

 

  到了五六月间,毛泽东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6月初突发心肌梗死。中共中央一方面积极组织抢救,一方面把毛泽东主席的病情向中央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党政军主要负责同志通报。毛主席的生命力是极强的,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又转悲为喜,他老人家又被抢救过来了。

 

  可是时间没过多久,到了7月初,朱德委员长又突然逝世。在半年时间里,周、朱两位与自己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老战友都走了,毛主席此时的心情更加悲凉。

 

  二读《枯树赋》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有一天,毛主席突然让机要秘书张玉凤给他读《枯树赋》。

 

  《枯树赋》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这篇赋写得很好,但较为长一些,有500多字,毛泽东早年就熟读过。这篇赋讲的是晋朝时候的一个人,来到一棵大树下,看到这棵大树过去也有过生长繁盛的时期,而现在已经逐渐衰老了,这个人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悲凉。

 

  几乎整天躺在病床上的毛泽东,此时突然让张玉凤给他读这篇赋。张玉凤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时,“我读得很慢,主席微闭着眼睛,似乎在体味赋中描述的情景,回顾他一生走过的路。”

 

  张玉凤慢慢念了两遍,毛主席突然说:“你拿着书,看我能不能把它背出来。”张玉凤说:“我看着《枯树赋》,他老人家几乎一字不漏地全部背诵出来。他已不能像过去那样声音洪亮地吟诗,只能微弱而费力地发音,一字一句,富有感情地背着。‘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背诵一遍后,主席意犹未尽,又让张玉凤看着书,很吃力地背第二遍。张玉凤很为感慨地写道:“老人家的记忆力真是惊人,他的声音,他背诵时的表情,我至今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枯树赋》是我国赋史上的一篇著名的感伤身世之作。作者庾信在赋中着重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之痛和故国故乡之思,情真意切,血泪迸溢。毛泽东此时正处在极度忧伤悲凉之中,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低声一遍一遍吟诵,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作者创作这篇赋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很为欣赏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毛泽东对庾信这个人很为理解和对庾信这篇赋是很为熟悉的。

 

  一读《枯树赋》

 

  这里,笔者再介绍一段与此有关的故事:1951年,彭德怀从朝鲜战场回到北京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情况,听取毛泽东对下一段作战方针的指示。将要向主席告辞时,彭德怀突然想起应该向主席说说毛岸英牺牲的事,便讲:“主席,我要向你负荆请罪,我没有照顾好岸英,他……”“岸英怎么了?!”毛泽东一惊。彭德怀顿时愣住了,心想:岸英牺牲后,自己很快给主席拍了电报,怎么他还不知道?看来是别人怕主席伤心……“莫讲罗!”毛泽东打断彭德怀的话,起身踱步到窗前,两眼看着窗外,身子背对着彭德怀。彭德怀接着说:“主席把岸英交给我,我没有照顾好,对不起主席……”彭德怀感到非常痛心。

 

  “你莫讲罗,”好久,毛泽东开口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志愿军战士死了成千上万,岸英就是属于牺牲了的成千上万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不能因为是我、党的主席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哪有这样的道理呀!……”

 

  彭德怀离去之后,毛泽东依然站在窗前,久久凝视庭院里那一棵棵挺拔参天的松柏。过了好一会儿,毛泽东长叹一声,轻轻地吟诵起庾信的《枯树赋》:“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时,毛泽东处在老年丧子的极度哀痛之中,眼看窗外,心里想着岸英、开慧。在背诵完《枯树赋》最后一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后,毛泽东还自言自语:“开慧,岸英和你一样,是为革命,为人民牺牲的,人民将永远怀念你们……”

 

  《枯树赋》陪他走完人生

 

  据我们身边工作人员所知,毛泽东至少有两次背诵《枯树赋》。第一次是1951年,毛泽东58岁,在中南海丰泽园的办公室里,得知爱子牺牲的消息之后;第二次是1976年,毛泽东83岁,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书房里。在周恩来、朱德两位国家领导人逝世之后,在自己突患心肌梗死被抢救过来之后。这两次背诵《枯树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极度悲痛忧伤的时候。

 

  我们无法知道,毛泽东一生中到底吟诵过多少次《枯树赋》,到底熟读过多少次《枯树赋》,到底边背边书写过多少次《枯树赋》,但是,我们知道,毛泽东读过的赋作是很多的,头脑里记住的赋作是很多的。在他生前的书房里至少有四种不同版本的《枯树赋》,上海专门印制的大字线装本《枯树赋》,一直放在他的身边,他伸手就可以翻看。因此可以说《枯树赋》是一直陪伴着毛泽东走完人生旅程的书籍之一。

上一篇: 蒋介石日记揭秘 蒋介石日记原文

下一篇: 民国禁烟吗 民国是如何禁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