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据日本史书《续日本纪》的记载,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的生母高野新笠氏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渡来氏族百济王氏的后裔,从血统源流上看,现在的日本天皇也具有百济血统。随后2001年日韩世界杯举办前,日本天皇明仁对媒体表示,自己的先祖桓武天皇的母亲是百济王武宁的后裔,他也感受到自身与韩国之间存在的因缘。
日本现任天皇 资料图
2016年3月13日,日本多家媒体报道称“日本古代史第一人”上田正昭先生因病逝于其在京都府龟冈市的家中,享年88岁。上田正昭生前曾任京都大学教授、大阪女子大学教授、校长,并于1994年任西北大学名誉教授。1996年的亚洲史学会第六次会议(北京)被推选为会长。随后2000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上田正昭一生编著有上百册书籍,主要内容涉及历史(日本古代史、朝鲜史、东亚史)、日本神话、日本神道、民俗学、考古学等诸多人文学科。其代表作有《神话的世界》、《日本古代国家成立史的研究》、《日本神话》、《古代传承史的研究》、《古代日本和朝鲜》、《神道和东亚世界——何为日本文化》、《古代日本的史脉——东亚世界之中》、《东亚中的日本》、《上田正昭著作集》全八册等。2015年10月出版的《古代日本和东亚的新研究》是上田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籍。
与神道和史学结缘的契机
上田正昭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城崎町,中学时代被京都府龟冈市延喜式式内社小幡神社社家上田家收作养子。随后他进入国学院大学神道学科,师从著名民俗学者折口信夫等人学习,并取得神主资格,20岁成为小幡神社第三十三代宫司。1947年他转入京都大学开始日本古代史的学习,毕业后历任高中教师、京都大学助教授,1971年成为京都大学教养部(现京大人间环境学部)教授。京大任教期间,上田先生培养了大批现今活跃在日本古代史、日朝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内的知名学者。
根据上田本人的回忆,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名外交官,而对历史学产生兴趣则源自中学时代的班主任借给他的一本著作——早稻田大学元教授津田左右吉的《<古事记>及<日本书纪>的研究》(当时被列为禁书)。受到津田史学启蒙的他在此后数十年的学术研究中也一贯坚持了津田对《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神话部分的文献持批判态度的观点。
上田在国学院念书时正是二战中东京大空袭最频繁的时期,空袭中他的很多同学都不幸遇难。2015年上田在接受二战结束70周年的采访中曾经这样说道:“大家都说这是为了天皇的战争,可这场战争带来的是更多的苦难。我的日本古代史研究就是从这样一片被空袭烧焦的荒野上开始的。”在对战争的恐惧和皇国思想压迫下,学生时代的上田开始反思“什么是天皇制”。这也成为他随后进入京都大学从事古代史学习和研究的契机。
像上田正昭这样既为历史学研究者,同时又持有日本神官资格的人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存在的。早年在国学院的学习经历,使得他在日本神话、神道学上的造诣颇深。除了出版有大量日本古代神话和神道的书籍外,他作为小幡神社宫司也是恪尽职守。小幡神社在近现代仅仅只是一个村社级别的小神社,然而它作为延喜式式内社,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小幡神社在京都府龟冈地区的神道信仰中具有绝对性的地位。担任小幡神社宫司的上田则必须肩负起整个地区信者们的信赖。自从他担任宫司以来,五十余年从未缺席过神社的活动。
废除教科书中“归化人”一词的使用
上田正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了《归化人——围绕(日本)古代国家的成立》一书。二战以前,日本史学界普遍将《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史料中出现的外来民族(非大和民族,主要指朝鲜半岛、中国大陆的早期移民)定义为“归化人”。在书中,上田对这种基于皇国史观思想下的产物进行了批判,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上田指出,在日本古代这个漫长的时期中,由中国大陆、朝鲜半岛渡来的人群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特别是七世纪中叶日本施行庚午户籍编纂以前移居日本列岛的人群,并不存在事实上的“归化”行为,使用“渡来人(渡海而来之人)”一词作为学术用语则更为恰当。该学说发表后在日本古代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并迫使当时的日本历史教科书将“归化人”这一记载全部改为“渡来人”,这是这一时期日本左翼史学的一场重大胜利。
毛泽东和林彪步入九大会场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4日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党约2200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全国
我国三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盛行一夫多妻的妻妾制度。但凡有社会地位的文武官员、豪门大户,几乎无不妻妾成群。中华民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社会各界逐步推行一夫一妻制度。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知识界、文化界,以及政府的文职官员里面,比较顺利
核心提示:毛主席得知有灾民避水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而落泪,是在1950年8月5日看了时任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等人8月1日的来电,而不是别的什么报告。这有档案为证。 毛泽东 资料图 《回忆录》说: 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水灾,灾情百年不见,淮河也溃堤了
核心提示:1976年9月7日,毛泽东生命垂危,不断抢救,又不断陷入昏迷状态。即使如此,每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还是要看书。他语言的含糊与声音的微弱,连最能听懂他话的秘书,也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他示意给他拿过纸和笔来,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了个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