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7 阅读次数:
格非的小说被称为“格非迷宫”,这是因为他的小说有很多的“空缺”,他通过“空缺”提高语言的延展性,让小说余味无穷。
刘勇,男,笔名“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镇江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2015年8月,刘勇(格非)作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格非于1986年发表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他在给自己作的小传里曾写道:“小说写作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给我带来了一个独来独往的自由空间,并给我从现实及记忆中获得的某种难以言传的经验提供了还原的可能 。……在写作中,岁月的流逝使我安宁。“足可见格非一直是今“纯文学”的追求者,文学写作并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在于它构成精神超度的乌托邦。
格非的成名作当推1987年发表的《迷舟》。这篇具有浓郁抒情风格的小说,因为故事的关键性部位出现空缺,而令人惊奇。传统小说的“完整性”被这个“空缺”倾刻瓦解,十分写实的叙事因为这个“空缺”而变得疑难重重。显然,这个“空缺”来自博尔赫斯的影响,格非运用得颇为娴熟自如,它使格非的小说具有谜一样的气质。格非并不多产,但他的小说一篇是一篇,颇值得读解。《褐色鸟群》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最费解的一篇小说,1988年发表时,华东师大中文系部分师生曾召开讨论会对这篇小说展开多方研究,结果众说纷纭。没有人搞得清这篇小说到底在讲些什么,也没有人否认这是一篇非常奇妙的小说。事实上,它始终诱惑各种读者,从最激进的职业批评家到普通的文学爱好者。
格非的意思是纠正错误。语出《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清郑珍 《宿颍桥》诗:“人臣格非有正道,教君遂过乌得贤!”
中短篇小说:
《追忆乌攸先生》 《中国》1986.2
《迷舟》 《收获》1987.6
《陷阱》 《关东文学》1987.8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关东文学》1988.2
《褐色鸟群》 《钟山》1988.2
《青黄》 《收获》1988.6
《大年》 《上海文学》1988.8
《黎明之轨》 《时代文学》1989.1
《风琴》 《人民文学》1989.3
《蚌壳》 《北京文学》1989.4
《背景》 《收获》1989.6
《夜郎之行》 《钟山》1989.6
《唿哨》 《时代文学》1990.5
《傻瓜的诗篇》 《钟山》1992.5
《锦瑟》 《花城》1993.1
《疑惧》 《新生界》1993.4
《湮灭》 《收获》1993.4
《雨季的感觉》 《钟山》1993.5
《公案》 《钟山》1993.5
《相遇》 《大家》1994.1
《武则天》(推背图) 《江南》1994.1
《凉州词》 《收获》1995.1
《初恋》 《花城》1995.1
《去罕达之路》 《佛山文艺》1995.6
《紫竹院的约会》 《东海》1995.11
《镶嵌》 《花城》1996.1
《半夜鸡叫》 《青年文学》1996.5
《时间的炼金术》 《钟山》1996.5
《谜语》 《作家》1996.6
《窗前》 《作家》1996.6
《喜悦无限》 《人民文学》1996.11
《解决》 《小说家》1997.2
《月亮花》 《小说家》1997.2
《赝品》 《收获》1997.5
《沉默》 《天涯》1997.5
《让它去》 《钟山》1998.3
《未来》 《山花》1998.4
《失踪》 《时代文学》1998.4
《打秋千》 《收获》1998.6
《马玉兰的生日礼物》 《作家》1999.1
《苏醒》 《长城》1999.3
《暗示》 《作家》 2000.1
《戒指花》 《天涯》2003.2
《不过是垃圾》 《长城》2006.1
《蒙娜丽莎的微笑》 《收获》2007.5
《隐身衣》 《收获》2012.3
长篇小说:
(刊发杂志及初版)
《敌人》 《收获》1990.2 花城出版社 1991 年7月
《边缘》 《收获》1992.6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3年3月
《欲望的旗帜》 《收获》1995.5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7月
《人面桃花》 《作家》2004.6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年9月
《山河入梦》 《作家》2007.3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月
《春尽江南》 《作家》2011.9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