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屋> 男人看历史>正文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是如何伪装成“恢复中华”的解放者

2016-11-30 阅读次数:

  核心提示:1871年,中日两国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谈判甚至因此陷入停顿。纵观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神州”、“中华”早已成为日本人的普遍自称。这种“中华情结”,导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将自己包装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解放者,起到了巨大的分化瓦解作用。而日本的史料中,也留下了不少中国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记载。在鄙视蒙元、满清等“鞑虏”及懦弱的汉人的同时,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南宋抗战英雄,却日渐成为大和民族的敬拜偶像。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中国近代史,甲午战争,恢复中华解放者

  日本浮世绘中的甲午战争 资料图

  如果要从民族的亮剑精神和阳刚来说,“山之前”其实早就“无中国”了。文天祥与钓鱼城,实在是另类中的另类、异数中的异数,无怪乎连蒙哥都感觉惊奇,激起了好胜之心。

 

  得知钓鱼城陷落的消息,正在大都(北京)监狱中的文天祥,集杜甫诗句哀悼宁死不降的张珏、王安节:

 

  “气敌万人将,独在天一隅。向使国不亡,功业竟何如。”

 

  不久之后,文天祥也慷慨就义,他在监狱中撰写的《正气歌》开始在全中国传播,并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

 

  当时,日本同样面对着蒙哥铁骑的威胁。

上一篇: 袁世凯为何推崇日据时代的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

下一篇: 毛泽东心头的一根刺:1931年地下党救命黄金遭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