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6 阅读次数:
前几天,一个戴着帽子的长腿帅哥犹犹豫豫的走进诊室,表情有些凝重,不断用手压低帽檐,生怕别人瞧见自己的模样。随后,他缓缓坐下,却始终低着头,不敢与医生对视。
来看眼科,怎么不抬头让医生好好看眼睛?小伙子的怪异行为,给浙二眼科中心斜视弱视科主任孙朝晖主任医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耐心地劝了好一会儿,小伙子才摘下帽子,害羞得把头抬高了一点。模样倒是长得挺好的,高鼻梁、单眼皮,只是两个眼珠子往内斜,跟斗鸡眼似的。
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往下说,“这两天眼睛感觉不舒服,看东西有两个影子,拿镜子一看,眼珠子往里歪了”。
经常玩手机成“斗鸡眼”
小伙子姓周,今年23岁,刚从下沙某大学的计算机系毕业,现在在杭州一家网络公司做程序员,工作挺忙的,就连来看病还背着包,里头放着台电脑。
白天工作围着电脑转,晚上回家玩手机。小周没有女朋友,作为一名宅男,主要靠打手游、看小说、刷资讯来打发时间。
小周说,老板派的活很多,每天回家都要八、九点,往往累的不想说话,和室友打个招呼,就躲到房间了,一个人玩手机,夜里几乎都是到了一点才睡,从实习到现在,持续了一年多。
孙朝晖主任问,你什么时候感觉眼睛不舒服了?
低头想了一会儿,小周开了口,我有100多度的近视,平时不戴眼镜,经常感觉眼干,但这是程序员的通病,滴滴眼药水就会好。昨天起床刷牙,低头拿杯子,突然发现一个杯子能看出俩来,我就有点慌了。
他以为是太疲劳了,和领导请了假在家休息。经过一天休整,情况并未好转,在小周看到的世界里,一个东西都有两个影像,对着镜子,他发现自己成了“斗鸡眼”。
“医生,那啥……网上有说我这种情况,可能是手机看太多了。”小周问。
孙朝晖主任说,这倒是说到点子上了,你的毛病叫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两眼的瞳孔往中间倾斜。现在电脑、手机用的多,尤其是玩手机,近距离用眼,两眼内收、向内聚合,时间久了,眼部肌肉调节失常,会形成斜视。
成年人患斜视的越来越多
这周开学,孙朝晖主任才稍微喘口气。整个暑假,她实在太忙了,各地有斜视、弱视和屈光不正问题的小孩子,都趁这个时间段来看病,门诊量翻了一倍多,每天要看上80多个号子。
看了这么多小患者,她倒是有话想对大患者说:比起过去,成年人患斜视的越来越多,几乎每次门诊都会碰到两三个患者,仔细一问,大多都是智能手机用多了。
不要以为成年人眼球发育完善,不容易斜视。每天凑近看手机,距离只有十几、二十厘米,长时间积累下来,眼球的融合能力比较差,或者本身眼睛是偏内状态的人群,就比较容易得斜视。时间短的,不用一年,瞳孔的朝向就会出现异样。
成年人患斜视,感受是很明显的,因为看东西就像小周一样,一个东西会看成两个,专业上说这叫复视,由于视物不正,引起双眼的视物重影。
孙朝晖主任说,成年人斜视并不可怕,通过治疗可以痊愈,外观上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我遇到过一个50多岁的老师,一直患有斜视,被学生起了很多年的外号,直到快退休了才找到我,知道斜视能治疗,又高兴又难过,后悔自己怎么没早点找过来。”
对付斜视,她会给两个办法。一个是让手机控把经常玩手机的习惯,彻底改过来。另一个是通过医学手段去治疗,斜视角度小的,可以注射肉毒素,让紧张的眼部肌肉“松松绑”,若是角度大的,通过全麻手术开个6-7mm的小口子,调节眼部肌肉,切口小,恢复也快。
成年人自查是否患斜视的方法很简单。出现复视后,遮住一只眼睛,如果看东西仍旧是一个变成两个,该症状可能是近视或其他原因造成。如果看东西不再一个变成两个,那基本就是斜视了。
孩子总歪着头走路得警惕
说起斜视,很多人首先想到“斗鸡眼”,这说的是内斜视。除此之外,斜视还包括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还有旋转斜视。斜视是孩子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
斜视的成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先天发育异常,眼部肌肉发育两边不对称引起的,也可能和遗传、高烧、外伤等因素有关。
从临床上来看,小儿内斜视的最大制造者是远视。眼睛发育要经历一个从远视到正视的发展过程,如果孩子的屈光状态一直停留在远视,看不清近的也看不清太远的,就可能引起内斜视。
孙朝晖主任接诊的斜视儿童中,有一半是间歇性斜视,就是有时候不斜视,有时候斜视,比如发呆时一只眼睛的瞳孔可能就“飘”走。如果不治疗,不仅会视觉疲劳,还可能造成永久斜视,影响外观,危害儿童身心健康。
“现在家长意识提高了,孩子出生、上幼儿园前也有会体检,如果有斜视的毛病,基本上都能发现。”她还是想再提醒下爸妈,如果孩子畏光,在阳光下常闭着一只眼,平时爱侧着头看电视,或者走路时头常歪向一边,就要提高警惕了。
得了斜视,什么感觉?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正在看电视剧,一只眼睛看向屏幕,另一只眼睛不自觉的看向了旁边的墙壁,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无法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立体视觉,多令人痛苦啊。
为了不让这种痛苦变成永久的遗憾,孙朝晖主任强调,斜视越早治疗越好。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一发现斜视就要立即来看。孩子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大脑还在发育阶段,可塑性强,就算出现复视,大脑也会抑制其中一个图像,不会觉得不舒服。最好是在大脑抑制成像前来看,治疗后恢复会好一点。如果是先天性斜视的儿童,一岁左右就可进行手术。”
下一篇: 微信隐私保护指引 不同意就不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