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男人屋> 社会新闻>正文

中国式治污逻辑:被发现了才是污染,没发现就只是日常(3)

2017-04-21 阅读次数:

  所以我们的污染治理,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

  而这一快一慢之间,鞭策到有关部门的真的是突然的“良心发现”吗?也许幡然醒悟的不是良心,只是急需遮丑的政绩和形象吧。

  这几年,当重大环境污染成了舆论的焦点时,除了痛斥和问责的声音,往往会有这样的观点出现:

  这是发展的阵痛啊,你把工厂治没了,把GDP搞没了,靠这些产业吃饭的老百姓怎么办?他们能怎么办,他们也很绝望啊。

  的确有的时候,很多人一边承受着环境污染的后果,一边又不得不扮演着污染的生产线上的螺丝钉。

  最近云南洱海整顿民宿就是一例。洱海目前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沿湖5公里内的800多家客栈和饭店源源不断地向湖中排入污水和生活垃圾,已经远远超出洱海的自净能力。于是4月,大理市政府宣布下令,所有达不到排污标准的民宿、饭店都要自行停业整顿。

  很多经营者抱怨朝令夕改,抱怨自己是被捏的软柿子,本地人的农业也受到牵连……但是因为经营者会断了财路,就要放任他们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进洱海吗?

  很多环境问题上都是这个道理——复杂的利益纠葛在那里,解决问题的手段可以灵活、可以商榷,但不代表“断子绝孙式的发展”、“带血的GDP”就是该一味被忍受的。

  环境污染了,就拿靠这些产业、工厂吃饭的普通人当挡箭牌,以这个借口自我安慰“这是必经的阵痛”、还得这么干下去,才是最流氓的逻辑。

  因为环境的丑恶,无论快慢,终将与每一个人有关。好比雾霾来临时总有人说,整治工厂那工人失去就业怎么办,“你让他们选要吃饭还是要好环境,他们还是选前者”。但有些事实却告诉我们,用脚投票并不是中产阶级的特权。

  更何况,过往的新闻中我们看到了太多污染治理的猫腻——工厂夜间偷偷排放污染物,不按规定购买净化设备,上面来检查的时候才用过滤设备……

  当这些权力和资本纠缠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时候,请别用“我是为了让你有饭吃”的逻辑来绑架每一个无辜的普通人,做治污不力的遮羞布。

  更残忍的是,我们以为的“在污染面前人人平等”其实是一厢情愿,终究有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所以尽管普通人能做的不多,声音也不够洪亮,但去关注、去追问,总好过自欺欺人地做鸵鸟。

  正如雾霾不是风吹走了就可以了,希望这次的超大污水渗坑也不仅仅是效率极高地把污水清理掉就皆大欢喜,而是能把污染的源头、责任的追究都厘清,给这片土地上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与酸水为伴的人,一个最基本的交代。

上一篇: 谎称做生意却出轨 把孩子送去寄宿自己住情夫家

下一篇: 捡到钻戒顺手扔了 把1克拉铂金钻戒当玻璃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