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阅读次数:
孔子是古代教师地位的奠定人
不过在中国古代,教师总体在经济地位上不是很高。这与社会形态是分不开的,因为我国古代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社会,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都不重视经济。然而,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具体到某一类教师待遇也会有差别。从官师和私学老师两个方面来看,官师作为朝廷的老师,其角色首先是“官”,因此每年都会享受朝廷给予的俸禄,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他们的经济待遇是很好的。例如:汉代的太学博士享有较高的经济、政治待遇。开始时博士俸禄为四百石,宣帝时增加到六百石,俸月为五十斛,基本上属于“高官厚禄”职位。太学还建有“博士舍”供博士们居住,朝廷还为他们制作衣冠。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官员”永远是少数,大部分士子永远是名落孙山的。因为“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缘故,对于这些落榜士子而言最佳的谋生手段无疑就是“教书匠”了--与今天推崇的匠人精神不同,在古代,单是一个“匠”字,已经把教师从知识分子的行列中除名,沦为士人不耻的“百工”之流。例如赫赫有名的“范进中举”的主人公范进就是其中典型,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旧梦想着通过科举成为“人上人”,在中举获得“官”的地位前,连当杀猪匠的岳父都觉得他是个“狗讨嫌”。清代郑板桥就为此作过一首诗“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范进中举前就是“教书匠”
不过,就算是有这些不如意,教师们的收入依旧是不差的。
一般古人将教书的人分为很多类,“官师”代表着他们对“官”的一种畏惧和向往;“经师”代表着智慧、道德和教化的权威,自有另一番力量;“蒙师”把握着他们通向“官”和“智慧”的最初的钥匙;“德师”由于其年龄和威望,都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技师”掌握着一种技术,在强调实用的“经世致用”的民族心理下,能带来现实利益和功用,其社会地位也不低。
其中“官师”便是上文所述的那种,属于“官员”地位自然最高。“德师”不是专门的老师,他们大多是自觉地履行一些道德义务,他们一般都是高龄人,不靠此生活。“经师”一般也不错,他们的收入有几个方面。一方面,能成为经师的人一般都有家学功底,家境也很好,才有能力进行研究,而且官方由于政治需要会时常捐助。宋、元、明的书院很多都有政府的供应。前来求学我国古代教师的地位及其对现代教师的影响(深层次的学问)的人一般家境也不是很差,提供的“束修”很可观。
相对而言,蒙师的经济地位最差。古代的蒙师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的教学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般的豪门大户,家里有钱有势,一般会请老师到自己家里教自己孩子和家族的子侄,这些老师被称为“西席”。这些老师在“东家”长期居住,吃喝均由东家支付,等孩子长大了,蒙学课程学完了,东家辞退时有一定的报酬。如果教的不好,在辞退时也会有一定的报酬,这些报酬都不会很多。蒙师在“东家”一般的待遇很好,会受到礼遇。学生对待他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在别人家,看人眼色行事,毕竟不自由,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只要老师还能自立,是不会轻易上门到别人家当“西席”的。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家里穷,请不起“西席”的,会几家一起请一个老师,在宗族祠堂里教他们的孩子,叫“社学”,或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老师家里办的“私塾”。社学和私塾的学费--“束修”是不高的,本来这些家里穷,往往学费是些米面、木柴或蔬菜等。这些人的生活一般仅能糊口,所谓的“教书匠”,多是指这类人。
与之相对,被视为工匠的各种专业技师们,在收学徒时学徒不仅要交学费,而且要免费给师傅工作一定年限,就在十几年前的农村,学徒一般要三年,在这期间要给师傅从劈柴、挑水等家务到技术性活都得干。这样技师如有三、五个徒弟,经济情况也不会很差。
这也正是当杀猪匠的范进岳父敢于瞧不上“教书匠”女婿的根本原因--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以及推而广之的社会地位。
上一篇: 谁的出现让江青不得不低下傲视一切的头?
下一篇: “大跃进”时华国锋当毛泽东面质疑粮食产量
核心提示:根绝高利贷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命题,在农民的生存经济面前,即使如建国初期那样强大的政治运动手段,也无法100%奏效,不能不说,道德愿景也好,政治正确也罢,都只能等待生存经济的最终转型。 土改现场 资料图 1950年7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土改中
毛泽东和林彪步入九大会场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4日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党约2200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全国
我国三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盛行一夫多妻的妻妾制度。但凡有社会地位的文武官员、豪门大户,几乎无不妻妾成群。中华民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社会各界逐步推行一夫一妻制度。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知识界、文化界,以及政府的文职官员里面,比较顺利
核心提示:毛主席得知有灾民避水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而落泪,是在1950年8月5日看了时任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等人8月1日的来电,而不是别的什么报告。这有档案为证。 毛泽东 资料图 《回忆录》说: 1950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水灾,灾情百年不见,淮河也溃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