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阅读次数:
7
供给侧改革中的种粮大户该何去何从?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很多事情都是起源于民间,然后在各方推动下进入成熟发展期,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及农业合作社也来到了大发展的门口,然而正当要进门时却发现,前面有岔路口。
首先来看,由于粮价的变动,今年多地曝出种粮大户亏损的消息,这种种粮大户的弃耕现象十分值得关注,而从粮油关注小编浅薄的认知来看:
实施结合传统模式的土地转包补贴比当前政策支持的格式化合作社模式可能更为切合实际。
8
市场化下,粮价究竟该何去何从?
真正的市场化打开粮食价格向上、向下的幅度空间的话,对农业发展来讲未尝不是坏事,但目前农民朋友最大的担心恰恰是在官方多次强调的粮食安全中,可能会导致出现“粮价下跌可以,但不能大幅上涨”的局面,这种长期抑农现象很难说是好是坏。
从好的方面讲,我们经历的工业化过程中正是由于粮价的稳定为我们提供了低廉的成本支撑。
但现在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进入尾声,经济形势开始出现质的变化,纯粹的农业种植已经在农户家庭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十分的低,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能确保专业种植户的种粮效益?
远的不说,当前主推的农业合作社模式,扣除财政补贴能够实现盈利的又有多少?
9
从这场改革中我们能看到什么?
其实,从这场改革中无论社会舆论多么纷杂,真正起作用的依然是决策者的思维,或许我们在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最需要改观的是传统的粮食安全思维,只有站在农业生产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真正体会到问题之所在。
结语
农业为根,并不仅仅指的是生存,更多的是相关产业的衍生都与农业生产有或远或近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农业为根其实就是生产者为主,改革的目的不应是为解决一时的矛盾,平衡不同利益团体间的利益纷争,更应该是如何让生产者在改革推进中收益,这才是最大成功之处。
上一篇: 手机供应商集体维权 乐视欠款最高达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