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
男人屋> 古代史>正文

探秘:老子究竟是不是葬身大陵山(7)

2017-01-08 阅读次数:

  (三)大陵山吾老洞和祭老子风俗

  建国后公布老子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有碑石。“文革”中,村民砍伐大陵山树木,毁坏了大部分文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多次调查大陵山、吾老洞文物,道士和周围村民协力修葺了部分古建筑。重修了吾老洞殿宇、老子祠及廊庑,彩绘了老子祠和24间廊庑,重建笔架山、琵琶山仿古建筑群,新竖碑石10余通,树木竹林得到保护。

探秘:老子究竟是不是葬身大陵山
 

  拜谒吾老洞,由周至县城向南沿108国道,经马召镇向东,到大陵山。或由东楼观说经台西行3公里,至大陵山。过就峪河桥攀山,小路曲折穿行杨树、橡树林,直达大陵山吾老洞前。南面平畴沃野,西南方尹喜墓巍然屹立,苍松森森。吾老洞前1987年重建的仿古无量殿、四圣殿共6间,耳房2间。旁建玉皇楼仿古建筑3间两层,高大雄伟。沿路进入吾老洞,洞宽0.9米,沿石阶入洞3.6米,为大厅,东西长6.50米,南北宽4.10米,最高处5米。抬来梯子,下入洞中2.6米处有平台,再将梯子向下3米处又一平台,用手电照去,为黄土填实。80余岁的焦道士说:那是文革中为保护洞中藏老子头骨的石函,村中老人们晚间运土填上的。据管委会介绍,原先有考古和建筑学家入洞探险,带着手电、氧气袋、干粮,入洞“1400余米,冷风扑面,并不缺氧,因洞内拐洞太多而险情不断,恐迷路而返回。据三十年前曾入洞探险的村民讲,他们手持蜡烛或松明火把,入洞下行约五里,见地下暗河水由南往北流,有小潭。过暗河,则火把因氧气稀薄而欲灭,遂退回。村民和老年道士讲,洞中地形复杂,藏老子头骨的石函已封存于某个拐洞之中。吾老洞的成因有地震形成说,地壳运动形成说。出吾老洞,登上大陵山顶,入老子祠大门,正中有4米见方的建筑八卦亭,雄踞院中,中间安放老子及尹喜、徐甲石雕像,前有卷棚。院子东南西三面24间廊房围护,北有救苦殿、斗姥殿3间,耳房4间,为近10余年陆续重修建成。布局精制,结构紧凑。

  大陵山南的笔架山以青翠的峰峦屏列其后,山顶有庙殿6间,为近几年重修,旁有龙王洞、药王洞等天然洞穴。向北沿大陵山脊下行约1公里,到达俗称北台的琵琶山。旁有天然形成的琵琶洞,洞中多琵琶毒虫,因而名之。建有王母宫、关帝庙、三清殿共9间,灶房、厢房9间,为重建的仿古建筑。

  大陵山有祭祀老子的盛大庙会。每年二月十五日老子逝世日,由焦镇、鹿马、周一、肖里、界尚、送兵、三家庄、羊坡、南寨、北寨、西楼、延生观等12个行政村(约30个自然村),组织庙会,安排摊位,售卖百货,迎神赛社,戏剧杂技助兴,周围五六县数万人摩肩接踵祭拜老子,山上山下,一片人海。秦人祭祀老子的风俗和庙会,相沿两千余年。

  结论:本文以文献、文物、古建筑和风俗四个方面的证据链充分证明,老子逝后,葬于周至县大陵山吾老洞。

上一篇: 孟子的仁政主张:孟子谈仁政

下一篇: 赵匡胤以文盲为使者 吓跑南唐辩才徐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