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
男人屋> 古代史>正文

老妻少夫惊恐史:人类为何排斥大龄剩女?(4)

2017-01-04 阅读次数: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中国古代史,老妻少夫,大龄剩女,大学生娶同学妈妈

  相亲漫画

  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在绝经前数年尽管仍有规律的排卵周期,但生育能力已开始降低。目前对女性晚生育年龄(生育高龄)尚无确切定义,但女性不孕在35岁后发生率逐渐增加。经典的关于女性年龄对生育能力影响的报道指出,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一直未妊娠妇女的百分比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不孕症发生率在20~24岁已婚妇女中占6%,25~29岁则为9%,30~34岁15%,35~39岁30%,40~44岁64%。供精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研究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资料均显示,即使应用辅助生殖技术,随着女性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仍逐渐下降,尤其是高龄女性妊娠率急剧下降,且发生自然流产的风险随其年龄增加而增加,表明ART治疗亦不能改变年龄导致的生育力降低。

 

  女性妊娠能力下降的同时自然流产率升高,死胎发生率增加,活产率降低。国外研究中,流产指妊娠20周前自发性妊娠终止;死胎指妊娠20周后胎儿宫内死亡。根据美国1999年ART年度报告,获得临床妊娠(超声下见到卵黄囊)却无活产的百分比随着女性年龄的升高而升高:患者年龄小于35岁为14%,35~37岁为19%,38~40岁为25%,大于40岁为40%。2007年Farr等研究显示,美国1999—2002年通过IVF-ET获得妊娠并观察到胎心搏动后,年龄小于33岁、33~34岁、35~37岁、38~40岁、41~42岁和大于42岁的妇女自然流产率分别为9.9%,11.4%,13.7%,19.8%,29.9%和36.6%。根据2007年美国CDC报告,38198个ART临床妊娠周期的流产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女性年龄小于35岁流产率为14%,40岁为28%,44岁为59%。即使近10年来IVF治疗方案有改变和更新,但其对流产率的影响很小。本中心2003年1月—2010年1月的ART临床资料结果与其相似。根据患者年龄分为5组:小于等于34岁组(n=3915)、35~37岁组(n=994)、38~40岁组(n=437)、41~42岁组(n=153),大于等于43岁组(n=93)。结果表明5592个IVF/ICSI治疗周期中,5组取消周期率分别为6.1%,7.0%,12.1%,17.6%和20.4%,5182个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6.7%,41.1%,23.4%,19.0%和8.1%,着床率分别为29.2%,22.3%,11.4%,9.2%%和4.5%,早期流产率分别为7.3%,11.6%,23.6%,20.8%和33.3%,继续妊娠率分别为39.9%,31.8%,16.7%,13.5%和4.1%。

 

  可以看出,年龄偏大的女性生育能力不断的减弱,其流产和死胎的几率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递增。同时如上文所述,由于男子更多地被要求在经济上为家庭做出贡献的关系。女性的责任就变成了生和育,除了要负责生下健康的后代外还需要将后代抚养成人。

上一篇: 揭秘强极一时的北魏迅速衰亡真相

下一篇: 宋高宗赵构被何事吓破了胆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