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男人屋> 世界历史>正文

奥斯曼人是如何攻下君士坦丁堡?用士兵尸体当桥梁(3)

2016-12-27 阅读次数: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世界历史,奥斯曼人,奥斯曼人攻下君士坦丁堡

  虽然穆罕默德二世的炮火主要集中在圣罗曼努斯门地段,但还有一些火炮在轰击皇宫附近、狄奥多西城墙与单独一道城墙相接的地点。到5月12日,大炮已经摧毁了这里的一段外墙,穆罕默德二世决定在这个地点发动一次集中夜袭。午夜将近时,一支庞大的队伍开始向突破口前进。守军措手不及,被安纳托利亚军旗手穆斯塔法指挥的一支队伍从城墙上打退了。守军从城墙的其他地段迅速调来援军,但奥斯曼军队将他们一一逐退,开始在城墙上搭起云梯。皇宫周边小巷里的人们仓皇失措。市民们从城墙逃走,很多人“在那天夜里相信城市已经陷落了”。

  按照涅斯托尔-伊斯坎德尔的说法,就在此时,在3英里之外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廊上正在召开一场气氛肃杀的作战会议。大家必须直面严峻的形势。守军的兵力一天天减少:“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全都必死无疑,他们就会占领城市。”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君士坦丁十一世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一系列选择,供指挥官们斟酌:他们可以在夜间冲杀出城,尝试通过奇袭打败奥斯曼军队;或者死守到底,寄希望于匈牙利人或意大利人的救援,同时等待不可避免的噩运。卢卡斯·诺塔拉斯建议继续死守,其他人则再次恳求君士坦丁十一世离开城市。就在这时,他们得到消息,“土耳其人已经在爬城和屠戮市民”。

  君士坦丁十一世策马奔向皇宫。在黑暗中,他遇见了一些从突破口逃跑的平民和士兵。他徒劳无功地努力让他们返回前线,战局在每一分钟都愈发恶化。奥斯曼骑兵已经开始冲入城内,城墙内已经爆发了激战。君士坦丁十一世和他的卫队的到来总算稳定住了希腊兵的军心:“皇帝抵达前线,向他的士兵们呼喊,鼓励他们英勇奋战。”在朱斯蒂尼亚尼的帮助下,他打退了侵入城墙的敌人,把他们困在迷宫般的小巷内,将其分割为两个部分。四面受敌的奥斯曼士兵们发动了勇猛的反击,企图杀死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毫发未伤,激情满怀地将敌人一直驱赶到突破口处,甚至还打算继续纵马冲杀出去,“但内廷贵族和他的德意志卫兵们拦住了他,劝说他骑马回城”。没能逃走的奥斯曼士兵全被杀死在黑暗的小巷内。

  次日,市民们把奥斯曼士兵的尸体拖到城墙上,丢进下方的壕沟,让他们的战友来拖回尸体。君士坦丁堡在这次危机中幸存,但敌人的每一次进攻都让城市的生存希望减小了一分。

  这是穆罕默德二世向皇宫段城墙发动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虽然没能得手,他一定能感觉到,胜利已经在望。现在他似乎下了决心,要把全部火力集中在最薄弱的地段——圣罗曼努斯门。5月14日,他得知基督徒们已经将部分桨帆船的武器拆除,并将大部分船只撤入远离铁链的一个小港,于是得出结论:在金角湾的奥斯曼舰队已经相对安全。然后他把加拉塔附近山上的大炮也调到了陆墙前。起初,他命令这些火炮轰击皇宫附近的城墙,效果不佳,于是他又把它们调到了圣罗曼努斯门。现在炮击战术越来越改为集中所有火炮射击一个点,而不是把各门火炮平摊在宽大正面上。炮火比以往更为凶悍:“这些大炮昼夜不停地轰击我们可怜的城墙,把大段城墙炸塌。我们城内的人日夜劳作,用木桶、柴火、泥土和其他所有必需的东西抢修被摧毁的城墙。”特里维萨诺指挥下的桨帆船水手们就驻扎在这里,“配备了优质大炮和火枪,以及大量弩弓和其他装备”。

  同时,穆罕默德二世不断对守卫铁链的基督教船只施压。5月16日22时,有人发现部分双桅帆船从停泊在海峡中的奥斯曼主力舰队脱离,全速驶向铁链。瞭望的基督徒水手们推测,在奥斯曼舰队服役的基督徒在逃离,“我们在铁链处的基督徒欣喜地等待他们”。但这些船只接近的时候,向守军开了火。意大利人立刻出动了他们自己的双桅帆船,将敌人打得抱头鼠窜。基督教战船只差一点就追了上去,但“他们开始拼命划桨,逃回了他们自己的舰队”。次日,奥斯曼舰队出动了5艘快速弗斯特战船,再次发动试探性进攻。守军用“70多发炮弹”的暴雨将其击退。

  5月21日黎明前,奥斯曼舰队向铁链发动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进攻,这一次整个舰队大举出动。他们划着桨逼近铁链,“手鼓和响板的声音震耳欲聋,想用这个来吓唬我们”,然后停了下来,审视对手的实力。铁链处的基督教船只全副武装,做好了战备,一场大规模海战似乎一触即发。就在这时,城内传来宣示全面进攻的警报声。金角湾内的所有基督教船只都迅速开往战斗岗位,而奥斯曼舰队则踌躇不决。最后他们调头返回了双柱港,于是“天亮两个小时之后,双方都十分平静,就好像海路进攻根本不曾发生过”。这是奥斯曼人进攻铁链的最后一次尝试。奥斯曼舰队的桨手大多是基督徒,现在可能士气已经非常低落,无力真正地挑战基督教船只,但这些活动让守军精神紧绷,无法休息。

  在其他地方,穆斯林们非常忙碌,这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5月19日,奥斯曼工兵建成了一座浮桥,将它架设在城墙外不远处的金角湾海面上。这又是一个临场应变的杰作。浮桥由1000只大酒桶(显然是从加拉塔城内喜好葡萄酒的基督徒那里弄来的)组成,每两个木桶首尾相接,上面铺设木板,形成了一条足够宽的车道,足以让五名士兵并肩行走,同时又足够坚固,可以承载大车的重量。修建浮桥的目的是缩短陆军两翼之间的交通线(在此之前要绕过金角湾顶部)。巴尔巴罗提出,穆罕默德二世准备浮桥是为了发动一次总攻,好让他的士兵能够快速运动。但浮桥直到围城战末期才在最终位置上架设就绪,“因为假如在全面进攻前就把浮桥在金角湾上架好,只需一发炮弹就能将其摧毁”。从城墙可以对这些准备工作一览无余。守军再次被穆罕默德二世向攻城战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所震撼。但还有一项工程没有暴露在基督徒们眼前,它很快就将让他们魂飞魄散。

上一篇: 二战此国是唯一帮凶国 20万军队随日军侵略中国

下一篇: 日本“童贞观”从至宝变为耻辱:处男要被鄙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