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9 阅读次数:
■法官解读
未成年人
违法也担责
近年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开展道德法制教育、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工作合力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校园欺凌、暴力事件仍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海淀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张莹表示,根据法院以往审理的涉校园暴力刑事案件发现,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受影视、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影响,在与同龄人因琐事发生纠纷后,存在着通过找人帮忙打架来“摆平”对方,以替自己“出头”的错误做法。
事发后,个别家长认为“都是孩子打架,赔钱就能了事”。正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导致校园暴力愈演愈烈,屡禁不止。更有未成年人认为,自己违法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对此,法官特别提醒,即使是发生在未成年人间的纠纷,如果一方处理不当,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逾越了法律的边界,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情节严重,达到犯罪程度的,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官表示,家长要增强法制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管教,让孩子明确认识到个人言行必须遵守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引导孩子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养成遵规守法、团结友善的良好行为习惯,从源头上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