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屋> 男人看体育>正文

易建联首秀换鞋风波 关于球鞋的话题在这个联盟里发酵起来(2)

2016-11-03 阅读次数:

  相关阅读:

  你以为只是球鞋大作战 揭秘CBA球鞋风波背后的事

易建联首秀换鞋风波 关于球鞋的话题在这个联盟里发酵起来

  这一天,南国的深圳晚间已经有了丝丝凉意。当广东队球员易建联走出深圳宝安体育馆球员通道,来到场地进行赛前热身训练的时候,场地周围所有的摄影记者,都将镜头对准了易建联的双脚。易建联的脚上,穿着一双深蓝色的 李宁球鞋。在李宁与耐克的这一次球鞋纷争中,易建联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就在近日,篮协发布公告,称所有CBA运动员必须在比赛中严格遵守规定,穿着李宁球鞋进行比赛,违背规定者将被剥夺参加比赛的资格,甚至会被追加停赛。而首轮违反着装规定的四名球员周琦、王哲林、李根和可兰白克,都被篮协处以通报批评,篮协表示,如果再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将会处以禁赛的处罚。

  当人们以为随着CBA“一哥”易建联穿上李宁球鞋,这场风波也终于基本归于平静,但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突转。在比赛中,易建联一度在比赛中在篮下脱去了自己的李宁球鞋,更换耐克球鞋之后试图上场被技术代表拒绝,易建联在满场的喝彩声中退场,但最终在和篮协沟通之后,又穿着耐克球鞋回到了场上。

  比赛结束之后,易建联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是一场商业斗争,而人们同样不禁会问,这样的纠纷究竟因何而起,而究竟是谁该为这样的纠纷负责呢?

  历史问题,渊源由来已久

  李宁与CBA联赛的携手,还要追溯到4年以前

  2012年,在安踏结束了与CBA联赛的赞助合同之后,李宁则与CBA签下了5年价值20亿人民币的巨额赞助合同。在李宁公司当时的战略计划中,花费如此一笔天价,就是为了能够占据CBA市场上的垄断性资源,借用CBA联赛日渐提升的影响力,促进李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价值的提升。

  不过在双方合作的初期,李宁却面临着和前任赞助商安踏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篮球鞋制作工艺的粗糙,尤其是运动员特殊脚型定制鞋方面,与国际知名品牌有着不小的差距,而李宁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与之前的安踏相似——部分穿着其他赞助商品牌(主要是耐克)鞋子的运动员可以通过“买脚”这样的补偿形式得到特殊对待。

  在过去的四个赛季的时间里,李宁一直用这样的策略,维持着这种微妙的平衡。在联赛规定中,对违规穿戴装备的处罚也只有罚款,累计最高罚金150万元。有部分球员得到了赞助商支付的罚款,而赞助商不予支付的个别球员则换穿了李宁的球鞋。

  但事实上,穿着其他品牌球鞋的运动员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上赛季,只有易建联、周琦、王哲林和丁彦雨航这四名主力国手,享受着这样的待遇。但到了本赛季,随着李宁制作工艺的提升,且处于赞助合同的最后一年,这也让李宁决心彻底取消之前的“贴标特权”,而且态度前所未有地强硬。

  坊间也有传闻称,李宁此举也是对于耐克的一次回击。过去的多年时间以来,耐克一直是中国男篮国家队的主赞助商,而当李宁提出希望让国家队内的李宁签约球员例如郭艾伦、赵继伟等人穿着李宁的球鞋比赛时,遭到了耐克的拒绝,而李宁也用取消耐克“贴标特权”的方式予以回击。

  孰是孰非,篮协众矢之的

  就在首轮常规赛结束之后,耐克旗下的签约球员周琦和王哲林,都通过微博,表达了对于篮协强制他们穿着李宁篮球鞋的强烈不满。而这也又一次引发了外界对于此事争议的升温。所有的争议,随着易建联脱下自己的鞋子,达到了最高潮

  从之前微博的内容不难看出,二人都是在赞助商耐克的授意下发布的微博,实质上也是耐克对于自己利益的一种抗争。而李宁强制CBA球员穿着自己品牌的装备,同样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有了争议,自然会有关于是非的讨论,而夹在两个品牌之间的中国篮协,再一次成为了舆论指责的焦点。

  在安踏合同即将结束的时间当中,CBA联赛正走到了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联赛的生存和发展急需大额资金的注入维系。而CBA当中的各个俱乐部,也指望篮协能够得到更多的赞助,这样才能给予每家俱乐部以更多的分红。这也能够解释,为何篮协当时在签署这份赞助合同的时候,曾经广泛征集过CBA各个球队的意见,但却没有人投出反对的一票。

  就在近日,篮协相关负责人在谈到耐克和李宁之间的争议时,也直截了当地表示,强制CBA球员穿着李宁装备,根本上是为了按照规则办事,更好地维护赞助商应有的权益。只有赞助商的权益得到了保护,CBA未来的发展才会得到更加长久和持续的支持。

  商业利益的竞争,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错可言,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双方当然都需要寸土必争地捍卫自己的利益。而篮协作为第三方,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之一,则需要维护规则的公平公正。在CBA赛场上发生易建联脱去球鞋并且退场这样的事情,对于联赛整体的价值和形象都是巨大的负面影响,篮协有着难以推脱的责任。之前一直禁止易建联上场,而后又突然同意易建联换鞋上场,也难免不让人质疑。

  但在这件事情上,中国篮协只是直接责任人,却并非真正的原因所在。作为规则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他们,并没有真正对于联赛即将出现的尖锐矛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最终导致事情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收场。可其中的根本矛盾,单靠一个中国篮协,并不那么容易解决。

  行政or市场,矛盾再次激化

  从结果上来看,导致本次球鞋风波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篮协将运动员在CBA比赛中穿着球鞋的权益打包卖给了赞助商李宁。这一点为他们招来了很多的非议。人们会拿CBA与NBA进行类比,因为在那里,所有的运动员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赞助商,“脚下”的商业权益,完全属于运动员个人。

  NBA的做法,当然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结果,虽然NBA球队球衣的权益被联盟统一打包出售,但球鞋毕竟不同于球衣,球鞋与运动员的健康联系更加紧密。而可以自由选择穿何种品牌的运动装备,也可以帮助球员从赞助商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要知道的是,NBA是所以肯将运动鞋的权限下放给运动员,根本上是因为这块权限的利益,仅仅是NBA利益构成当中极小的一个部分。但在CBA联赛,对于外界赞助的依赖却要强烈得多。如果不卖给李宁运动员穿鞋的权限,这一份赞助合同根本不可能达到20亿这个数字,而这个数字对于CBA的生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CBA的发展历程当中,曾经多次依靠赞助商的救场才勉强渡过难关,决策者们自然不会不清楚NBA做出了怎样的榜样,但巨大的生存压力,却让他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不得不以眼前的利益为先。

  事实上,如果真要给这次事件寻找一个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整个CBA联赛的蛋糕还远远不够大。就在不久前,巴塞罗那与赞助商签下了一份10年17亿美金的巨额球衣赞助合同。之所以能够从赞助商那里得到这样的天价,根本上是由巴塞罗那球队蕴含的品牌价值决定的。如今的CBA联赛,整体的利益规模远没有达到NBA那样的体量,联赛的各个俱乐部常年以来都处于亏损,因此球员穿鞋的权益只能被打包售卖,来换取眼前的利益。

  对于一直向职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的CBA联赛来说,自由选择运动鞋的权限当然应当交给球员,而放眼长远的运营策略,也是联赛具备更大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每个人当然会向往诗和远方,更多时候你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填饱肚子生存下去。

  球员个人权益和联赛赞助商权益的冲突,是本次球鞋风波的表象,其中的实质则是行政与市场两种力量矛盾激化的体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都在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行政和市场两股力量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着无尽的博弈,最终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篮协集中售卖运动员球鞋权限,是代表行政力量的管理方式,而运动员希望自由穿着球鞋,则代表市场化的潮流诉求。

  过去的一段时间,分别代表行政和市场的两股力量在天平的两端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固有的平衡被打破,需要建立全新的平衡。而矛盾的再次激化,是职业联赛发展历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结语

  这个夜晚,一千个人的眼中,自有一千种评说。

  赛后的更衣室里,当有记者问易建联,这样不愉快的事情是否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时,阿联抬了一下头,顿了顿声音说道:“这并不是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社会和文明的进步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一个职业联赛的进步,很多时候也同样需要这种极端事件的倒逼。每一次的争议、冲突,其实都是主动寻求变化和进步的机遇所在。越是极端的方式,有时也越能够增加改变发生的紧迫,这一点全世界都是如此。

上一篇: 骑士vs绿军,LBJ将回归“全力詹”,晋级总得分榜top10

下一篇: NBA战报:詹姆斯准三双30+7+12 骑士力克绿衫军豪取五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