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阅读次数:
农民记账36年(网络配图)
36年
一个农民眼中的乡村变化
沈怀德家在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从崇阳县城到村里,要翻一座小山,从村里到他家的路还没有硬化。
他家便在山脚下的小树林旁,是一座由两栋平房构成的大院子。
“以前种田是谋生。”沈怀德说,1981年,他分得田地11亩多,但每年总是过得紧巴巴。记者看他的账本,农业收入和投入总是不对等,每年仅能糊住口,赚得较少。
沈怀德说,他从那时候开始,就想着做副业挣钱补贴家用。最开始养鱼,帮别人犁田挣工钱。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开始养鸽子,直到现在他还养了200多只。在90年代末期,他搞过特色养殖,养美国牛蛙,后来还养鱼、养猪。那时,副业的收入一直比务农高。
1992年,沈怀德盖起生平第一栋平房,那时候日子非常苦,为了省钱,很多材料都是夫妻俩肩挑背驼,还要一边照顾孩子。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农村的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地没人种。老沈就购买农机帮村民种田,这样赚了一些钱。
他说,60年花甲,他亲身体会到农村变化很大。他今年64岁了,体力已跟不上,但家里还是种了8亩水田。现在种田和以前不一样,一是现在种田不交税,国家还补贴,二是以前种田谋生,现在则是为了给孩子们吃绿色食品。